就業服務體系不僅幫助學員解決基本的就業問題,更關注已就業學員未來的職業發展,針對不同階段的學員提供有針對性、個性化的就業服務,協助支持青鳥學員的職場提升過程。
點擊了解詳情學員就業分布較為集中的區域為省會城市、北京、上海與深圳,其中省會城市就業比例為39%。上述統計結果表明,在IT行業發展迅速、產業鏈比較發達的北京、上海、深圳及省會城市,因為就業崗位需求的數量較多、薪資待遇較好,吸引了超過9成多的畢業學員選擇在以上區域尋求個人發展。
從就業行業分布圖上可以看到,IT/通信/電子/互聯網從業學員占本次統計人數的80%,在學員從業行業選擇上獨占鰲頭,學員就業范圍涵蓋了目前就業市場提供就業機會的所有行業,說明畢業學員選擇行業的自由度較高,可在自己感興趣的行業從事IT相關崗位的工作,契合學員個性化的職業發展需求。
此項調研同樣以學員從業周期為主線,學員工作1-2年以后,除了薪資發生不同程度變化外,各自的工作崗位也發生了變化,詳情如下:
對近5年畢業學員的調研數據表明,學員畢業后的1-2年內,處于磨練期,只有少數技術扎實、適應能力強的學員能夠走到工程師或者項目/技術主管的崗位,但是隨著項目經驗、社會閱歷的的積累和增加,學員成為技術骨干和管理者的比例也大幅度提高,在畢業2-3年的時間內,47%的學員轉變為工程師角色,20%的學員擔任主管,8%的學員晉升為項目經理和技術總監職位,在3-5年的區域,擔任項目經理和技術總監職位的比例已經提升至20%, 主管職位比例提升至35%。
2015年全國高校畢業生規模達到700萬,被稱為 “史上最難就業季”。麥可思研究院發布的就業藍皮書《2015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》指出,從2014年10月29日至2015年4月10日,被調查的2015屆本科畢業生簽約率為35%,低于2014屆同期12個百分點;高職高專畢業生為32%,低于2014屆同期13個百分點。